医师报讯(融媒体记者 王璐)2025年3月底,由《医师报》社主办,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公益支持的首届骨科“科普大医生”技能比赛项目正式启航。6个月以来,从线上踊跃投稿的科普视频,到线下精彩纷呈的现场演讲,比赛足迹遍布全国25个省市,吸引了近600位怀揣科普热情的医生踊跃参与。经过一路披荆斩棘、过关斩将,最终有11位优秀医生脱颖而出,于9月13日展开的年度总决赛舞台上绽放风采。
本次大赛在医师报直播中心·医TV、医师报视频号、新浪新闻客户端、微博健康、百度健康、白大褂等平台同步直播,共收获了37.5万人次观看。
凝智聚力,赋能科普
大赛开幕式由《医师报》社执行社长兼执行总编辑张艳萍担当主持。
作为大赛的全国倡导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董健教授介绍,早在2024年6月,国家卫健委等部门在《全民健康素养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7年)》中就提出“鼓励更多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卫生人员参与到健康科普作品创作中”,骨科“科普大医生”技能比赛的开展,正是骨科同仁深耕科普、探索骨骼健康发展的新尝试。
活动公益支持方、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王永伟总表示,许多患者由于缺乏科学的医学知识,而无法正确理解医生的建议和治疗方案,从而影响到健康决策。科普工作的展开,则能提升患者健康素养,从而实现更好的健康管理。
集众智,星耀科普医路
本次科普活动将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和普及性作为最为重要的考量内容,并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奚小冰教授、江苏省中医院马勇教授担当比赛环节主持人,并由浙江省中医院童培建教授做全国总决赛比赛规则要求解读。
1《一变天关节就痛,是得了风湿吗?》
内容分享:广东省中医院孙赫从定义、相关因素、好发人群、发病特点、治疗方法等方面详细分析了类风湿性关节炎与骨关节炎的异同,并提供了两个预防骨关节疼痛的小妙招。
点评:河北省中医院杜双庆教授表示,选手利用活泼的文字表达以及丰富的肢体语言向大家介绍了关节痛的成因,但可以进一步加入有关手术治疗相关内容。
2《护膝行动:教你了解膝骨关节炎》
内容分享: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展,骨性关节炎的发病率逐年提升,郑州市管城回族区人民医院樊一伟围绕膝骨关节炎的发生发展,对膝骨关节炎的早期症状、临床诊断鉴别、阶梯治疗策略等进行了分享。
点评:安徽省立医院方诗元教授表示,选手选题的受众范围广,是公众关注的热点话题,要进一步加强对学术术语的加工处理。
3《为啥做个椎间盘手术,要被查个“底朝天”?》
内容分享:宁波市第六医院王扬从患者与患者家属的角度切入,从临床对椎间盘突出关注的问题入手,解释临床术前进行X光、CT、核磁共振以及B超检查的原因。
点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彭昊教授介绍,选手用简要通俗的语句分析了各类检查的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骨伤科医生需要抓住体格检查和询问病史两大法宝,深入探寻患者病因。
4《扁鹊进修记》
内容分享:十堰市人民医院李亚雄以与扁鹊对话的故事展开,介绍老年常见疾病——骨质疏松,并借助扁鹊的口吻代替公众发问,对骨质疏松的好发人群、长期危害、预防策略等进行科普。
点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盛璞义教授表示,选手用其独特的创意将大家代入“宝葫芦”般的神话世界,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医学巧妙结合,引人入胜。
5《痛风的骨科“面孔”——痛风性关节炎》
内容分享:江苏省中医院顾长源从门诊观察入手,为大家介绍痛风性关节炎的形成原因,并对症下药给出相应的预防策略和方案。
点评:浙江省中医院童培建教授表示,选手以稳健的台风、标准的发音为大家带来了一段完整的科普展示,其演讲一气呵成,足见对课件内容早已烂熟于心。
6《筋出槽会有哪些“后果”》
内容分享: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李正言从众所周知的“伤筋动骨一百天”引出另一类问题——“伤筋不动骨”,对筋结形成、临床诊疗方案及其接受诊疗的必要性进行展开介绍。
点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奚小冰教授表示,选手在台上表现轻松自如,不仅台风轻快,而且善于走台,并通过将伤筋程度进行分级给予了相应的诊疗方案,做到“筋筋”计较。
7《我,一个来自腰椎间盘的“呐喊”》
内容分享: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徐文嵩化身日常辛劳的腰椎间盘,以第一人称的角度为大家讲述腰椎间盘的组成,并利用唐僧师徒四人的日常形象引出伤腰坏习惯。
点评:北京协和医院王以朋教授表示,选手的题目看起来简单,却向大家进行了详细、全方位的科普,俨然一位科普达人。
8《膝关节没全坏,还能修一修吗》
内容分享:“我的膝关节只能置换了吗?不能再修一修吗?”聊城市人民医院张宇从膝关节损伤成因、各类诊疗方案适用人群层层递进,为广大患者找寻问题的答案与解决策略。
点评: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徐展望教授表示,选手的话题极具针对性,并且可以通过选手的讲述感受到其对该问题的深入理解与思考。
9《腰椎健康主理人指南》
内容分享:西南医院胡晨波带领以情景剧的方式为大家展示了腰椎日常保养的正确方法以及相关误区,提醒广大公众只要注意日常生活习惯,人人都可以做自己“腰椎主理人”。
点评: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姚啸生教授表示,选手利用小短剧的形式呈现科普很新颖,让人耳目一新,但在呈现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对诊疗环境的进一步还原,增加患者和观众的代入感。
10《腰痛的预防——守护脊柱健康,远离腰痛困扰》
内容分享:新吴区康复医院周涛以“十人九腰痛”为引,提出腰痛这一常见话题,并针对其发生原因、预防策略等内容进行介绍与科普。
点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詹红生教授表示,选手科普主题明确,内容组织安排脉络清晰,但是可以进一步完善表现形式,在语言上注重亲和力、在动作上注重指导和规范。
11《老年髋部骨折的防治》
内容分享:髋部骨折因其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往往被人们称为“人生中最后一次跌倒”,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尚继军聚焦老年髋部骨折的临床诊疗措施以及防护策略展开了详细科普与介绍。
点评:江苏省中医院马勇教授表示,选手整个人精气神很足,但在内容衔接上有所不足,在表达形式多样化的基础上,还要注重表达内容的平民化。
詹红生教授在主题分享环节中强调,就像中医讲求五行俱全一样,无论是做科普,还是打造个人IP,也需要专业深度、内容广度、合规尺度、运营长度、表达温度五项俱全,搭建好与患者沟通的“稳固桥梁”。
经过紧张的角逐,大赛最终评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5名。
一等奖获得者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李正言
二等奖获得者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徐文嵩
江苏省中医院 顾长源
三等奖获得者
广东省中医院 孙赫
西南医院 胡晨波
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 尚继军
优秀奖获得者
十堰市人民医院 李亚雄
聊城市人民医院 张宇
新吴区康复医院 周涛
宁波市第六医院 王扬
郑州市管城回族区人民医院 樊一伟
征程万里,再谱新章
“科普和科研同等重要,这一理念在医学领域体现得尤为明显。”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杨惠林教授在总结中表示,如果患者获取的科普知识是由非专业人士提供的,并将其作为诊疗标准,这就会为临床诊疗带来阻碍,因此,必须积极倡导专业人员从事科普工作。“就像脱口秀演员需要撰写剧本一样,医生开展科普讲座也需要精心准备。”杨惠林教授表示,科普工作的开展确实具有一定难度,但是同样期待能有广大医生团体能不断提升演讲水平、增强知识积累,进一步提高科普水平。
扫码观看精彩回放
配资炒股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